蕭山屋面防水有效的防治病蟲害
大家一定都吃過大紅棗,吃起來都特別甜。其實棗的種類很多,有山棗,酸棗,和大棗等等??赡艽蟛糠值呐笥讯紱]有種過棗樹,一顆棗樹的養植是非常簡單的,但是棗樹上生長的棗的養護是非常困難的,因為棗里邊的糖精會吸引蟲子,所以為了防止蟲子鉆進棗
里,果農都會在棗樹上打上防蟲藥,棗是非常脆弱的,所以果農也會經常打一些防止棗生病的藥。小兔來介紹一些棗樹病蟲害防治的方法。
棗樹病蟲害防治 病害:棗銹病棗瘋病棗瘋病裂果病 蟲害:棗飛象棗盡蠖沙棗木虱棗癭蚊桃小食心蟲 (1)棗銹?。?癥狀:只為害葉片。發病初期葉背面散生淡綠色小點,后漸變為暗黃褐色不規則突起,即病菌的夏孢子堆,直徑0.5毫米左右,多發生于葉脈兩側、葉片尖端或基部,葉片邊緣和側脈易凝集水滴的部位也見發病,有時夏孢子堆密集在葉脈兩側連成條狀。初埋生于表皮下,后突破表皮外露并散出黃粉狀物,即夏孢子。
棗樹病蟲害防治
后期,葉面與夏孢子堆相對的位置,出現具不規則邊緣的綠色小點,葉面呈花狀,后漸變為灰色,失去光澤,棗果近成熟期即大量落葉。棗果未完全長成即失水皺縮或落果,甜味大減。落葉后于夏孢子堆邊緣形成冬孢子堆,冬孢子堆小,黑色,稍突起,但不突破表皮。 病原Phakopsora zizyphi—vulgaris (P. Henn. )Diet.稱棗多層銹菌,屬擔子菌亞門真菌。本病只發現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兩個階段。菌絲體無色,大小30~40×5~8微米,夏孢子橢圓形或球形,淡黃色至黃褐色,單胞,表面密生短刺,大小14~26×12~20微米;冬孢子長橢圓形或多角形,單胞,平滑、頂端壁厚,上部栗褐色,基部色淡,大小10~21×6~20微米。
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:棗銹病的侵染循環尚不十分清楚,可能以冬孢子在落葉上越冬,也有報道以夏孢子越冬。據檢查,棗芽中有多年生菌絲活動。病落葉上越冬的夏孢子和酸棗上早發生的銹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源。有試驗證明,外來夏孢子也是初侵染源之一。夏孢子隨風傳播,通常于7月中、下旬開始發病,濕度高時病菌開始侵染葉片。河北東北部棗區,8月初開始發病,9月初進入發病盛期,大量夏孢子堆不斷進行再侵染,致葉片脫落。有些年份,落葉可推遲到11月初。9月下旬始出現冬孢子。地熱低洼,行間郁閉發病重;雨季早、降雨多、氣溫高的年份發病重。高燥的坡地或地和行間開闊通風良好的棗區,發病較起。各棗樹品種間,內黃的扁核酸、新鄭的雞心棗感病,新鄭灰棗次之,新鄭九月青、贊皇大棗,靈寶大棗和滄州金絲小棗較抗病。 防治方法:
(1)加強栽培管理。棗園不宜密植,應合理修剪使通風透光;雨季及時排水,防止園內過于潮濕,以增強樹勢。
棗樹病蟲害防治
(2)清除初侵染源。晚秋和冬季清除落葉,集中燒毀。
(3)發病嚴重的刺園,可于7月上中旬天始噴1次1:2~2:300倍式綠得保膠懸劑400~500倍液、20%萎銹靈乳油400倍液、97%敵銹鈉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波美0.3度石硫合劑或45%晶體石硫合劑300倍液。必要時還可選用三唑酮、敵力脫等高效菌劑,用法與用量參見蘋果銹病。 2、棗銹病的防治技術 主要為害葉片,發生嚴重時果面也會出現病斑和孢子堆。初發病時,葉片背面出現淡綠色小點,后漸變為黃褐色凸出斑塊,即夏孢子堆,其形狀不規則,多分布于主脈兩側、葉基、葉尖處,有時病斑連成條狀或片狀。被害葉片正面初期出現失綠斑點,后斑點逐漸增大,整個葉片變黃早落。
發病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葉,棗果不能正常成熟,提前脫落,產量大減或絕收,樹體衰弱。 1、病原及發病規律棗銹病的病原菌屬擔子菌綱,銹菌目屬,柵銹菌科,層銹菌屬。棗銹病孢子5月底開始飛散,6月中旬達到高峰。棗銹病在6月中下旬為初侵染高峰,在6—7月份雨水多、溫度高時,夏孢子發芽,從氣孔侵入,11—15天出現癥狀。產生的夏孢子,靠邊風雨傳播,進行再侵染,7月下旬到8月為再侵染高峰,10月底孢子停止侵染。氣象因素對棗銹病的發生有很大影響,不同年度棗銹病發病程度不同,夏季高溫高濕多雨年份,棗銹病發病較重,反之則較輕;夏季降雨早,氣溫回升快發病早,否則發病較遲。
棗樹病蟲害防治
2、防治方法①清掃落葉,集中深埋或燒毀,減少初侵染來源;②在6月底或7月初、7月中、7月底或8月上旬各噴一次1:2:200—250倍的波爾多液,可預防該病發生。如天氣干旱,可適當減少噴藥次數或不噴;如果雨水較多,應增加噴藥次數。還可用其他藥劑防治,如:25%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—1500倍液、50%滅菌銅可濕性粉劑400—600倍液。
(2)棗飛象 學名: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o et Morinot鞘翅目,象甲科。 別名:食芽象甲、太谷月象、棗月象、棗芽象甲、小灰象鼻蟲。 寄主:棗、蘋果、梨、核桃、機、泡桐、桑、棉、大豆等,以棗受害較重。 為害特點:成蟲食芽、葉,常將棗樹嫩芽吃光,第2~3批芽才能長出枝葉來,削弱樹勢,推遲生育,降低產量與品質。幼蟲生活于土中,為害植物地下部組織。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4~6毫米,長橢圓形,體黑色,被白、土黃、暗灰等色鱗片,貌視體呈深灰至土黃灰色,腹面銀灰色。頭寬,喙短粗、寬略大于長,背面中部略凹;觸角膝狀11節,端部3節略膨大,著生在頭管近前端。前胸寬略大于長,兩側中部圓突。鞘翅長2倍于寬,近端部1/3處寬,末端較狹,兩側包向腹面,鞘翅上各縱刻點列9~10行和模糊的褐色暈斑。
腹部腹面可見5節。卵橢圓形,長0.6~0.7毫米,寬0.3~0.4毫米,光滑微具光澤,初乳白、漸變淡黃褐,孵化前黑褐色。幼蟲 體長5~7毫米,頭淡褐色,體乳白色,肥胖各節多橫皺略彎曲、無足。前胸背面黃色。蛹長4~6毫米,略呈紡錘形,初乳白后色逐深,近羽化時紅褐色。 生活史及習性:遼寧、河北、山東、河南、山西、江蘇年生1代,以幼蟲于5~10厘米深土中越冬。山西太谷地區越冬幼蟲3月下旬開始上移到表土層活動、為害,老熟后在3厘米左右深處化蛹,化蛹期4月上旬~5月上旬,盛期4月中旬前后,蛹期12~15天。成蟲羽化后一般經4~7天出土,4月下旬田間始見成蟲,4月底至5月上旬為成蟲盛發期。
成蟲壽命20~30天,6月上旬仍有成蟲為害,成蟲多沿樹干爬上樹活動為害,以10~16時高溫時為活躍,可作短距離飛翔,早晚低溫或陰雨刮風時,多棲息在枝杈處和棗股基部不動,受驚擾假死落地。上樹后即開始交配。交配后2~7天開始產卵。卵多產在枝干皮縫和棗股落性枝痕內,數粒成堆產在一起。每雌可產卵12~45粒。產卵期5月上旬~6月上旬,盛期為5月中下旬。卵期20天左右,5月中旬開始陸續孵化落地入土,為害至秋后做近圓形土室于內越冬。 防治方法:
(1)4月下旬成蟲開始出土上樹時,用藥物噴灑樹干及干基部附近的地面,干高1.5米范圍內為施藥重點,應噴成淋洗狀態;也可用其他殘效期的長觸殺劑,高濃度溶液噴灑?;蛟跇涓苫?0~90厘米范圍內需撒藥粉,以干基部為施藥重點,毒殺上樹成蟲效果好且省工,可撒5%倍硫磷粉劑、4%地亞農粉劑、2.5%敵百蟲粉劑等,每株成樹撒150~250克藥粉,撒后淺耙一下以免藥粉被風吹走。噴藥或撒粉之后,好上樹震落一次已上樹的成蟲,可提高防效減少受害。本項措施做得好,基本可控制此蟲為害。
棗樹病蟲害防治
(2)成蟲為害期樹上藥劑防治,可噴灑80%敵敵畏乳油或50%倍硫磷乳油、40%氧化樂果乳油1000~1500倍液均有較好效果。為提高防效,樹干基部附近地表和樹干上也應噴藥,噴完藥之后震樹使成蟲落地,再向樹上爬時增加接觸藥劑,提高防效。(3)早、晚震落捕殺成蟲,樹下要鋪塑料布以便搜集成蟲。(4)結合棗蠖的防治,于樹干基部綁塑料薄膜帶,下部周圍用土壓實,干周地面噴灑藥液或撒粉,對兩種蟲態均有效。(5)結合防治地下害蟲進行藥劑處理土壤,毒殺幼蟲有一定效果,以秋季進行處理為好,可用5%辛硫磷顆粒劑4%地亞農粉劑、5%氯丹粉劑等,每畝用藥2~3.5公斤。
棗樹病蟲害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,因為如果我們不能保
中山盛達環氧地坪工程公司 五官精致身壯如牛護好它的健康問題,那么它結出的大棗就會被蟲子鉆咬,里邊的糖精就會被蟲子吸取,不僅不能吃而且大棗里邊還會出現一些蟲子的污垢,棗樹經常出現的一些病癥小兔在上文也已經介紹過了,種植棗樹的朋友可按照小兔的方法去保護棗樹的健康。
http://www.by385.cn/vbx3/vbx3-138.ht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