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防水部位有衛浴間的地面和墻面、廚房、陽臺及地下室的地面和墻面。如果是一樓房屋,則所有的地面、墻面都應進行防水防潮處理。此外,墻內水管凹槽也要做防水處理。如裝修時改動了原來的排水和污水管道或地漏位置,一定要在周邊加強防水措施。 衛浴間防水高度一般是1.8米,因為花灑或噴頭多數安裝在1.8米高的地方。如果防水做得低了,長期噴淋造成水浸透墻體,容易使墻體霉變、墻面裝飾層脫落,喪失防水效果。非淋浴墻原則上做到1.5米就可以了,但為了強化防水作用,也可以統一做到1.8米,成本增加不多。對于衛浴間改造的輕體墻和自建輕體墻,建議把防水做到頂部。 裝修房屋,防水工程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。水無孔不入,對衛浴間和廚房這些經常接觸水的地方來說,只要有一處出現漏水,就會在樓板內形成串水,滲漏到樓下,不僅會影響鄰里之間的關系,嚴重的可能造成重大財產索賠,甚至發生法律糾紛。另外,如果重新補做防水,造價是裝修前的3-5倍。